今年以来,陇县结合辖区“三多一少”(外出务工人员多、留守妇女儿童多、侵财案件发案多和精壮劳力少)的社情实际,探索建立了“十小警务”机制。据统计,“十小警务”实施以来,全县可预防性案件下降 10%,公众安全感达到94.33%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“十小警务”包括调处小矛盾,源头治理促和谐。具体由民警牵头,包村干部、村组干部和驻村法官、司法工作人员等参加,组成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,专门化解村组矛盾。建立小卡片,利民便民得民心。统一印制警民联系卡,确保群众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社区民警,有效搭建了警民互动新平台。适时小提醒,广泛宣传强民防。在城区充分利用广场、沿街门店、出租车 LED屏及电视、网络等载体,在农村通过张贴书面通报、发送手机信息、广播公开宣传等形式,广泛发布警情通报,大力宣传安防知识。践行小承诺,接受监督惠民生。全县做出“十项”为民承诺,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。定期小报告,主动纳谏听民声。警务室坚持每月召开治安形势通报研判会,邀请村组干部、治安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参加,民警主动向群众汇报警务工作,虚心接受群众评议。落实小帮扶,情系民生解民忧。开展“结对子、手拉手”活动,将辖区刑释解教人员、轻微违法青少年、孤寡老人和有严重病残人员的家庭列为帮扶对象,主动联系社区、村组、司法、民政等部门多方帮扶,切实解决困难。建设小探头,优化技防助民力。在全县易发案村落和公共复杂场所安装小探头 1424个,实现了对特殊区域、时段和动向的自动智能监控和现场即时预警。实施小袖标,群防群治保民安。动员出租车、公交车司机、环卫工人、离退休老干部和乡村留守老人组成“红袖标”服务队,构建了全覆盖、全时段的公益化巡防体系。推广小喇叭,唱响防范爱民曲。个别没有安装小探头的村组,由村委会开通治安小喇叭,向村民播放警情通报和防盗、防骗常识和技巧,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。技能小培训,搭建亲民小讲堂。警务室为依托,组织小培训班,给村民讲解传授种植、养殖的技巧和方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