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六防工程”打造最具幸福感平安县 |
[ 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2016-07-11 | 浏览:5085次 ] |
近年来,我县紧密结合实际,着力完善警防、民防、物防、技防、网防、心防,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水平,打造最具幸福感平安县。
“警防+民防”科学摆“兵”布阵。结合当地地形特点,按照“屯警守点、交巡警查线、派出所保面,检查站过滤、警务室摸排、刑警队打击”原则合理布警设防。选聘刑警、治安、禁毒、巡逻等不同警种青年民警,组建应急处突分队;通过“笔试+面试+体能测试”形式,择优选录,组建检查站专职执勤小组;落实警务室“一民警一(两)协警若干辅警”警力配置。在此基础上,强化巡防。特勤大队在县城党政机关、人员密集场所屯警守候;交警大队、巡逻大队围绕县城“三纵三横”主街道,开展巡逻防范;派出所坚持巡逻工作常态化,定期对特殊群体回访检查,动态掌控;治安检查站,严格检查过滤可疑车辆、人员;警务室民警依托入户走访,摸排不稳定因素;刑警队严打违法犯罪,形成震慑。
建成集指挥调度和视频巡逻于一体的指挥中心,并购置了对讲机、身份证识别仪等装备;为警务室、执法办案中心及执法执勤部门配备电脑、照相机、执法记录仪。通过邀请教官授课、组织外出学习、开展实战演练等形式,提升队伍实战技能。今年以来,邀请教官开展专题讲座(培训)5次,组织外出学习2次,开展各类实战演练7次,不断提升民警应急处突能力。
警力有限,民力无穷。陇县公安局通过入户走访、集中宣传、业务培训等形式,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内保人员、村组及社区居民、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、村组及社区干部、青年志愿者、网格户长、环卫工人或保洁员、单位保卫人员、离退休老干部、乡村留守人员、沿街沿路门店店主等群众力量参与群防工作,营造了人人都是“治安员”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按照“保自身就是保全局”原则,确定企事业单位内保人员、营业门市(店铺)负责人为治安协理员,管好“特定网”;在村组(社区),以同姓近亲为单元,按照“属亲归类”原则,推荐产生“×姓”治安协理员,守好“亲属网”;将“小袖标”成员内活动范围较广或活动区域较固定的人群纳入兼职治安管理员,盯好“区域网”。至目前,建立特定治安协理员1000余人。在此基础上,探索制定“群防群治工作考核奖励办法”,完善推行“以奖代补、以奖促建”激励机制,对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人员坚持一案一奖原则,落实有劳有得、多劳多得举措,调动群众积极性,提升民防工作效能。
“网防+心防”层层设防。加强虚拟世界的管控和提升群众的自主防范意识是防范的重中之中。陇县公安局建立“分段式”网管机制,实现“网源掌控、网中巡查、网下处置”全程跟踪,通过实地检查、网上巡查等形式,加强对网络运营商、网民等监管力度,盯牢信息源,盯紧信息流,及时分类处置各类网络违法犯罪,积极引导、转化舆情信息。实行网吧实名登记,采取定期检查、民警不定期抽查、组织全警突击清查、网吧实名上报、鼓励群众举报等形式,督促各网吧严格落实上网实名制,确保网络安全可控。树立“互联网+”思维,利用公安微博、警务室QQ群、微信群等网络资源,大力宣传防盗、防骗、防火等安全防范常识,提升广大群众抵御各类风险挑战和安全隐患的意识和能力。今年以来,全局共发放宣传警示教育资料、短信息300余条。
提高居民防范意识,形成群防群策的防范格局是平安建设的根本。为此,陇县公安局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,特别是增强对社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,切实提高防范力度。制作了带有生动活泼卡通形象的“警情提示单”,将警情通报、民警工作职责、防范自卫、社区各类活动等内容张贴在社区各栋楼宇的楼梯口,通过“警情提示单”增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社区防范的参与意识。同时,针对不同时期的治安热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、发放宣传册、制作宣传展板等方式来开展各种治安宣传。
“技防+物防”提升战斗力。坚持“控点、连线、成圈、结网”原则,在县城人员密集点位,在农村的路口、拐点、广场等区域,增建监控摄像头2000余个,完成了县城四条主干道“视频监控一条街”建设,围绕治安检查站、交通检查站,完成视频监控建设,布建交通稽查布控系统15处,“天网”建设规模初具。整合治安卡口、城区监控、部分内保单位、公共娱乐场所等视频监控280路,并全部接入县局图侦图控中心和视频巡控中心,为巡逻大队、维稳大队等部门的7辆巡逻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,实现了监控、导航长效掌控。实化视频巡逻防控。投资100余万元,建成集视频巡逻和指挥调度与一体的指挥中心,制定下发《陇县公安局“视频巡逻”工作实施方案》,建立了总指挥长、指挥长、值班长、接警员(视频巡控员)“四级”值班备勤制度,设立4个视频巡逻小组,完善建立主、副班全天候双人值班制度,“天眼”巡逻工作高效推进。
加强与重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沟通协调,动员各单位足量购置钢叉、橡胶棒,安装安全门禁系统、监控设备等防护监控器材;定期组织民警前往各单位讲解防护器材的性能、保养维护常识等,演练防护器材的操作技巧及使用规范,确保防护器材在关键时刻发挥实际效能。加强贵重物品登记。通过入户走访和群众自动上报等形式,针对群众家中的贵重(核值定价)物品,尤其是具有唯一标识或显著特征的物品,做好记录存档,确保查存、追赃便捷有据。在此基础上,以城区、集镇、车站、医院、交叉路口、农村等部位和地区为重点,通过安装安全标识标牌、施划更新交通标识标线、设置减速带、张贴安防常识、消防安全提醒等方式,把物防触角延伸到街面、路面、社会面和农村地区,新增安全标识3000余个。
据统计,1-6月份,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0余起,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5%,52自然村实现了零发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