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
首页 >> 政法文化


读《大清相国》有感

[ 来源: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2021-04-26 | 浏览:12429次 ]

早在上大学时就读过王跃文先生的《国画》、《梅次故事》等作品,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。他的《大清相国》王岐山书记曾多次推荐,也是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图书。这次到高检院帮助工作,一位知心大姐怕我工作之余想家寂寞,送我几本书阅读,其中就有《大清相国》。这个周末在北海公园找一僻静之地,认真拜读了此书。在原大清皇家园林里读《大清相国》别有感悟,一下把我引入了那个朝代。

该书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清代大臣群相,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、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,再现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,刻画了明相陈廷敬清廉、仁厚、强干、铁腕的为官形象。故事情节既明快又沉重,给人以启迪与警鉴。陈廷敬生于明末,长于清初,从政53年,历经28次升迁,先后任职于礼部、吏部、户部、刑部等重要部门,一直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。其为官数十载,于国于民多有建树。早年身为帝师,此后又长伴君侧,以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宏大理念,成就了康熙一代明君。他勤政务实,体恤百姓,一生奔走于阡陌之间,实为从政为官的楷模。

陈廷敬的一生,如履薄冰半辈子、慢慢悟透官场秘诀,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。他总结的官场五字诀:等(要沉得住气),忍(要能经受起磨练),稳(要谨慎且低调),狠(要坚决彻底),隐(要会急流勇退)。这“五字”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。我认为:“等”,就是要认真做事。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,是留给永不放弃有准备的人的。我们只有认真做事,不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才能,才会在机会降临时增加自己一击必中的可能性。“忍”,就是坚持忍受。孟子说过“天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。所以只有忍人所不能忍,方能为人所不能为,我们要学会忍学会坚强,学会在苦痛中汲取养分,方能更进一步。“稳”,就是要遇事沉着冷静。行稳致远,在长远的路途中,有上坡、有下坡、有平地、有高山、有深水、有直亦有弯,因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路况,疾徐适中的不慌不忙,不喘不急,一步一个脚印,才能有充分的体力走远路,才能不急不躁干好一件事。“狠”,就是要做事果断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做事果断不犹豫,主见意识要强烈,自信在心不动摇,勇往直前不后退,方能成功。“隐”,就是谦逊和藏拙。隐不是归隐下岗,更不是消极工作没有任何存在感,隐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。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,成功了不骄傲,获奖了不自大,不沾沾自喜,不目中无人,始终怀着一颗谦逊和敬畏的心。

在《大清相国》中,康熙反反复复对陈廷敬说的一句话是:当官,就要吃苦;不想吃苦,就别当官。所以说:要做好干部,首在为人,即“立业先立德,做事先做人”。清官多酷,陈廷敬是清官,却宅心仁厚;好官多庸,陈廷敬是好官,却精明强干;能官多专,陈廷敬是能官,却从善如流;德官多懦,陈廷敬是德官,却不乏铁腕。《诗经》有云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我们在敬慕古人的同时,应效仿其法,做得更好。

(陈英杰 陇县人民检察院)